感謝WGSN為我做的專題訪問。
回想起小時候坐在婆婆的身邊 跟她一起看Audrey Hurbun 主演的Breakfast at the Tiffany's。
那個就是我愛上時裝的一個時刻。
時裝的制度就是今天的我否決昨天的我。
但竟有一個FASHION ICON 有一套Little Black dress永垂不朽。
能令今天的我抄襲昨天的我。
我對時裝開始著迷。
也開始探索 究竟 永恆的 經典的造型是如何創造的呢?
由婆婆為我打開電影和時裝的大門
我開始不斷買舊電影看 遠至1927年德國的電影大都會(Metropolis) ,1940年 日治時期 李香蘭主演的支那之夜,1957年 將香港長衫文化推銷到世界各地的蘇施黃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1967年由法國大美人Catherine Denvune 主演和聖羅蘭作服裝設計的日美人(Belle De Jour)…在家裡收藏的電影多到不能盡錄。
每一套電影 的人物造型都深深刻進我的腦海。
我明白到透過服裝,性格 職業 社會階層 都能夠被打造。
透過時裝 坐在辦工室過著平淡生活的OL穿起一條Valentino的刺繡大傘裙也可搖身一變成為羅馬假期當中的歐洲異國公主。
在電影和時裝裡的空間去漫游 我們能尋找到方法去把自己變得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